去年,马斯克旗下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发射互联网卫星的周期为平均3.92天,而今年前两个月则压缩到了3天,这样,借助“猎鹰”9号火箭,SpaceX两个月就发射了80多颗互联网卫星柳州股票配资,总量达到了5800余颗,并组成了目前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卫星星座。按照马斯克的计划,2024年“猎鹰”9号火箭至少要完成150次的发射任务,至2027年“星链”卫星总量达到4.2万颗。SpaceX在低轨卫星领域的率先抢跑且进攻气势愈来愈生猛,势必令大国之间围绕卫星互联网布局展开激烈的竞夺战。
回过头看,马斯克虽然已在卫星互联网疆域开拓了10年之久,但也绝对算不上在该领域起跳的第一人。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的摩托罗拉公司“铱星”计划曾成功发射了66颗低轨卫星,只是由于高昂的成本约束以及当时市场并没有非常大的需求,“铱星”仅存续了不到3年就销声匿迹。相比前辈,SpaceX可谓赶上了大好时光。美国宇航局(NASA)除了让SpaceX免费使用军用发射基地外,还以各种补贴形式直接“供氧输血”。
当然,SpaceX能够在卫星互联网领域发展,最为关键的还是其拥有一流的技术以及市场张力。一方面,SpaceX猎鹰9号火箭目前一箭60星的发射奇迹可谓前无古人,并且无数次实现火箭回收复用,由此带动发射成本从最初的6000多万美元降低到如今的35万美元;另一方面,从卫星制造到为低轨卫星提供电力,再到火箭生产与发射以及运营服务,SpaceX都可自己操盘,其打造出的闭环产业链与垂直整合商业模式无人能及。不仅如此,过去一年中,微版“星链”v2.0卫星升级成功,重量上比“星链”1.0重5倍,可以搭载的转发器数量更多,通信能力也比1.0高出10倍。与此同时,第三代“星链”终端路由覆盖面积由186平方米扩展至297平方米,并且具备了防尘功能以及在大风天气下传输数据的本领。不仅如此,“星链”系统生成了直连手机的能力,也就是说,不经过第三方设备如天地基站,“星链”就能为存量智能手机提供文本、语音和数据传输服务。
当然,最值得纪念的是,在忍受了长达九年的烧钱与亏损剧痛后,“星链”在2023年一季度迎来了亏盈平衡的高光时刻,同时数据显示,2023年SpaceX旗下的火箭发射和“星链”业务可实现营收约90亿美元,到2024年销售额则有望进一步增加至150亿美元左右,预计到2025年仅卫星互联网就可贡献300亿美元的收入。如此乐观的商业前景无疑源自“星链”业务所揽收到的庞大用户以及其全球覆盖优势和商业天基通信能力。在大本营的美洲稳打稳扎且不论,“星链”三年前就先后从英国、德国和葡萄牙政府手上拿到了提供卫星宽带互联网服务的许可证,去年在欧洲的流量同比劲增了六成以上。除了稳步占据美洲、欧洲及大洋洲等地区的商业天基网络服务市场外,“星链”系统自2023年起加快了在亚洲的“圈地”速度,目前韩国、日本、菲律宾、缅甸、马来西亚与蒙古国均已全面批准“星链”系统在其境内提供网络通信服务,同时非洲的尼日利亚、卢旺达、莫桑比克、赞比亚等国也接入了“星链”服务系统。至2023年底,“星链”共在65个国家和地区实现落地应用,服务用户超200万,预计至2025年用户将超过4000万。
作为人类的一道全新商业景观,卫星互联网已经构造出了一个由卫星制造、火箭发射、地面设备和运营服务四大部分组成的完整产业链,就此,美国卫星产业协会(SIA)的研究报告指出,四部分价值构成分别是5%、2%、51%和42%。按照权威机构测算,2023年全球卫星产业链收入达3083亿美元,而摩根士丹利的报告预测,2040年全球太空经济的价值将达到1万亿美元,其中卫星互联网将占市场增长的50%,最乐观的情况下可达70%。不仅如此,国际电信联盟(ITU)已经正式启动面向2030年的6G研究工作,且将卫星互联纳入网络核心架构也是6G建设最深的变革之一。6G网络架构的一个重大转变是:从地面接入向空天地海泛在接入的转变,需要支持天基、空基、地基多种接入方式,固定、移动、卫星多种连接类型。这样,作为未来通信重要的基础设施,卫星互联网将不再是5G技术情景下的支援部队与策应力量,而是必然上升为6G网络背景下的先锋部队与主力阵容,紧跟通信技术与产品的迭代升级节奏,从而竞夺用户与拓展市场将成为许多企业下注卫星互联网的战略诉求。
据ITU的测算,近地轨道卫星总容量约为6万颗,目前无论是航空航天企业自身资金与技术能力,还是国家宇航局可以调配的资源与服务能力,美国对卫星互联网的争夺无疑占据着绝对优势,除了SpaceX在卫星互联网领域圈城掠地外,亚马逊也推出了“柯伊伯项目”计划,拟投入数十亿美元发射3236颗近低轨道卫星,后申请增加部署4538颗卫星;波音公司计划9年内向太空近地轨道发射147颗卫星,后申请增至5789颗;火箭制造商Astra也在积极部署名下1.36万颗卫星组成的太空网络等,同时,多家美国初创公司也提交了部署数百至上千颗卫星的申请。如果SpaceX、亚马逊、Astra和波音公司组成的强大卫星互联网编队如期实现了各自的计划,美国将霸占卫星互联网90%以上的空间。为此,全球其他国家也加快了开疆拓土的步伐。
中国目前已向ITU提交了布局卫星总量1.3万颗的低轨道星座与频谱申请,国内组建出的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中航天科技集团和中国卫星网络集团三大特种劲旅分别推出了“虹云工程”“鸿雁星座”“星网工程”三大战略运营计划,且2023年11月已成功发射一颗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有计划显示,2027年中国低轨卫星的发射数量将达3900多颗,2030年将突破6000颗。
俄罗斯四年前就制定了“球体”计划,计划打造一个由600多颗卫星组成的卫星星座。“球体”卫星星座预计在距地870公里的轨道上运行,高于美国“星链”的运行高度。通过运行在不同高度的多种卫星,“球体”星座将具备卫星通信服务、对地观测等不同功能,从而让俄罗斯拥有“最现代化的太空通信和监控系统”。
英国依托通信公司OneWeb推出了OneWeb星座计划,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规模的通信卫星星座。OneWeb最初计划发射720颗卫星,第一代星座36颗卫星在2023年3月已交由印度新航天公司发射成功,实际组网卫星数量达到618颗,基本具备全球服务能力。OneWeb的终极目标是在1200公里高度的近地轨道上部署6372颗卫星。
德国通过Rivada Space Networks、KLEO Connect等初创企业推动低轨卫星网络布局。其中,Rivada Space Networks计划在18个月内开始建造一个由600颗低地球轨道卫星组成的星座,部署将于2024年开始,预计2028年年中全部完成。这些低轨卫星将通过结合中、高卫星和地面能力,以提供高速低延迟的全球网络覆盖。
加拿大计划通过卫星通信公司Telesat打造由198颗卫星组成的Lightspeed星座,为加拿大的企业、政府客户以及乡村与偏远社区提供卫星通信服务,资本投资总额约为35亿美元,预计Telesat将在2026年年中启动Lightspeed卫星网络的第一次发射,在2027年底第156颗卫星发射入轨时启动全球服务。
另外,尽管印度、日本,甚至伊朗等国也在卫星互联网领域跃跃欲试,但比较与权衡之下,未来卫星互联网领空最为激烈的竞争很可能在美国、中国、欧盟与俄罗斯四大经济体之间展开,毕竟目前只有上述四大经济体拥有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地面设备以及运营服务的产业集成能力。
(作者系中国市场学会理事、经济学教授)柳州股票配资